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9节 (第2/3页)
的?快说说!” 剪梅当时说要给刘珍儿一个交代,所以处置那奴才的时候,请了一个永福阁的人去。这个去的人有‘监刑’之意,刘珍儿相信剪梅姑姑不会在这种小事上敷衍她, 便派了线香过去。线香原就是慈安宫的人, 刘珍儿派她过去也是表达信任, 这个态度无疑让剪梅也亲近了些。 “奴婢当时退出了大殿,不过即使在外面, 也听见安王爷重打了世子几十大板!”线香说到后面声音又低又快, 也不知道是怕的还是激动的。 屋内的人听到这个消息,脸上都有了笑意, 秋雨连忙低声追问道:“真的打了板子?不是说他最为娇惯,几十个板子都受得住?以往一直骄纵他的安王爷也下得了手?” “奴婢在外面听得真真的,还是安王爷亲自动的手,安王世子怎么求饶都没用,最后还是陛下降了旨,才饶了他。”不用细问,线香就把她听到的一股脑的说了出来。 “叫他在郡君这里嚣张,该!”秋雨颇有一股报了仇扬眉吐气的感觉。 刘珍儿本以为,凭着皇太后对安王世子的爱护,会留着他在宫中养伤,没想到当天他就被送回了王府。 “陛下本也是要留的,但安王爷坚持要让他回府闭门思过,陛下便派了太医跟着去了。”夏荷说着她听到的消息。 刘珍儿听到闭门思过,也明白了安亲王的打算:“安王爷这是打算让世子回府避祸呢。” “……避祸?难道是因为陶毓言和柳沅儿两个?”秋雨有些不确定的问道。 刘珍儿点头:“如果他只和一个秀女落水,倒好解决,只要陛下应允,两家私下协商结亲就可以了。” “现在是三个人落水,两个秀女还家世相当。”秋雨还是有些糊涂,“可即使是两家争世子妃的位置,问题也不大啊,顶多是名声问题,可他又不在乎名声……” 刘珍儿悠悠道:“陶侍郎现在虽是户部左侍郎,但以前可是御史台的人。” “可安王世子和陶毓言一起落水了,安王府就要和陶家结亲了,陶侍郎也不至于动用御史台的人吧?”动用了御史台的人闹得下不了台,那这个亲可要结成仇了。 刘珍儿抿了一口茶道:“所以要看安亲王的决定到底和哪家结亲啊,我大庆可没有平妻的先例。” “郡君,长公主进宫了。”夏荷进来禀报道。 秋雨皱眉:“难道长公主也是为了落水这事儿进宫的?” “应该是威远侯府行动了。”刘珍儿道。虽然柳沅儿明显不喜欢安王世子,但威远侯府明显不愿意放过家中再出一位世子妃的可能性。 长公主虽然厌恶威远候府的人,但这么多年还维持这面子上的和谐,显然还是会顾忌士林的议论和御史台的威胁。这威远侯府能威胁长公主的,就是所谓的孝道和夫纲了,刘珍儿猜测,威远侯府用的就是这两种办法。 想着惠德长公主这样的女子,因礼教制度都要受制于愚夫蠢妇,刘珍儿心里就是一阵憋闷。 “准备一下,等长公主殿下在慈安殿请了安之后,我们就去拜访。”刘珍儿吩咐道。 慈安殿中,惠德长公主请安之后,直接说明了来意:“儿臣想要和离,请母后成全。” “柳家又做了什么?”皇太后知道女儿忍了这么多年了,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这事。 长公主冷笑了一声:“那老虔婆威胁说去大理寺告我不孝。” “孝?她们柳家好大的脸!”砰砰几声,木珠落地,皇太后的佛珠手串又报废了。 “这些年一直没动她们柳家,就越发的蹬鼻子上脸,理所当然的支使着儿臣。”长公主这话说的分外平静,见皇太后怒火滔天,还安慰道,“儿臣毕竟是公主,也没受多少委屈,这次提出和离,支使不想再和她们虚与委蛇了。” 皇太后最终还是收敛了情绪,只是眼中的神色越发的深沉:“你决定了?” “儿臣心意已决。”长公主语气坚定。 皇太后站起身吩咐道:“宣威远候府柳徐氏。” 刘珍儿才换好衣裳,就听线香说:“太后娘娘宣了威远侯府老夫人。” “看来长公主一时半会儿不会出慈安殿了。”刘珍儿停下了装扮的动作,吩咐道,“不用刻意打听,但也留意一下威远候老夫人为何被宣。” 刘珍儿有预感,这威远侯府老夫人匆匆被宣,怕不是小事儿。 那边,威远候一回府,就听到他娘的好消息:长公主进宫了。 “惠德进宫了?所谓何事?”威远候皱着眉峰,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。 威远候老夫人完全没感受到儿子的担忧,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花:“当然是为了沅儿的事啊。” “我不是说……”威远候一开口,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太大了,又连忙降低声音放柔语气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