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在青山外_第559页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559页 (第2/2页)

邪道:“无咎哥哥最会推秋千,总是推得最高!”

    庭院里,小姑娘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。

    人一旦忙起来,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。

    距离江宛来到大梁,已经过去快一年了,要是没有那场车祸,她应该正在忙毕业论文吧。

    处理完祖父的丧事,因为江辞也想跟着江宛去北地,所以京城的家业便要安排人打理,样样都要考虑安排,等铺子上的事结了,又有庄子上的事,等见过庄头,软硬兼施地敲打过,家里也不能荒了,江宛就想起了桃枝小两口,请他们帮忙看屋子。

    江宛忙碌的时候,余蘅也不遑多让。

    承平帝死后,皇后携众妃为陛下哭灵,说哭满日子了就带着后妃去城外庵堂为大梁祈福,皇后倒是大义凛然。

    但总有些青春貌美的妃子不甘寂寞,使出种种手段,只为了不去过清苦的日子,比如长孙永香。

    其实长孙永香也是个可怜人,承平帝为了恶心太后才纳了她,却并不宠爱她,太后死后,她的日子就更能难过了。

    长孙永香企图扮成小太监去勾引余蘅,被皇后当场拿下,赏了一条白绫。

    皇后杀鸡儆猴,余蘅还嫌不够,不仅不予下葬,还令妃嫔参观。妃嫔们就彻底老实了。

    岭西义军作乱先不提,左不过是先派兵镇压,再行安抚,最要命的是承平帝死得太急,死前又不问朝政。

    所以朝中一片乱象,派系林立,一行问责,则互相包庇,余蘅只能用些非常手段了。

    首当其中的便是平津侯魏疏,魏疏在禁军挂了个上护军的虚职,余蘅发作他的原因却不是他三年中只去过两次衙门,而是他豢养外室,私德不修。

    太祖曾定下官员不许狎妓的规矩,这条法令在太宗登基后便逐渐废弛。

    因为勾栏舞戏兴盛,许多人出入花街都会说自己去看傀儡戏或者杂剧。

    除非捉奸当场,否则都不能算证据确凿,可大家在官场上抬头不见低头见,谁又会去做这种事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余蘅不管他们丢卷宗,收贿赂,沆瀣一气,欺上瞒下,却开始抓私德。

    眼下自然人人自危了。

    偏偏余蘅拿太祖的话当尚方宝剑,砍得有理有据,若有人想狡辩,便会一叠真正的罪证甩到他们脸上。

    国丧期间,要抓这种为了美色不要命的人也很难,但抓到几个就足够杀鸡儆猴了。

    文人嘛,都要脸,被衣冠不整地从外室或是妓子屋里拖出来,足够他们羞愤自尽。

    除了平津侯魏疏,余蘅动的都是五品以下的小官,说白了还是为了敲山震虎,一段时间后,朝中风气一清。

    --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